。建国后,国家在水利建设方面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严重威胁的大江大河的治理。最著名的就是整治淮河、海河和长江等。
1、治淮。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治淮是新中国大规模治水事业的开端。过去,淮河下游排水不畅,是有名的害河。从1855年至1949的94年中,淮河流域共发生较大洪涝灾害48次,平均1.9年发生一次。最突出的大灾有1866年、1916年、1921年和1931年四次。每次洪水泛滥,常使几十个县市和上千个城镇沦为汪洋泽国,受灾人口数千万,成千上万的人葬身鱼腹。1950年,:一定要把淮河修好。10月14日,周总理主持制定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提出了“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的治淮方针。11月6日,治淮委员会在安徽蚌埠成立,具体领导淮河的治理工程。
从1951年开始,淮河流域人民对淮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利用治理,在上游山区修建水库,在中游修建蓄洪工程,在下游扩大水道,为流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淮河流域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700多座。
2、荆江分洪工程是继治淮工程之后新中国兴建的第二个大型水利工程。1950年8月,刚成立半年的长江水利委员会就提出《荆江分洪初步意见》上报水利部和中央人民政府。10月,等听取了中南局代理书记邓子恢的汇报后,批准了荆江分洪工程。1952年3月31日,政务院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分洪工程的规定》。
1952年3月15日,中南军政委员会成立以为主任的荆江分洪工程委员会和工程指挥部,具体负责工程的实施。4月5日,荆江分洪主体工程全面开工,来自湖南、湖北两省的4万名工人、16万名民工以及10万名人民官兵投入工程建设中。中央委派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到荆江分洪工程工地慰问时,为工程题词:“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
至6月20日,荆江分洪工程顺利竣工。而且很快就经受了特大洪水的考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954年夏季,长江流域连降暴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在洪峰到来之际,经中央批准,先后三次启动荆江分洪工程,保住了荆江大堤,保全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毛主席热情题字祝贺。
3、治理海河。海河,自天津市区的三岔河口贯穿市区,至大沽口处入海,自古以来就养育了天津人民。但是,旧时代海河常常形成洪涝灾害,给流域的人民带来过不少灾难。据记载,从1368年到1948年的580年间,海河流域发生过387次严重水灾,天津市被淹泡过70多次。建国后,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
自1958年开始,海河流域人民按照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从上游到下游,从支流到干流,对海河水系进行了全面根治。
上百万治河大军,包括中小学生、家庭妇女也挥锨上阵,完成了大大小小一系列整修工程,从根本上对海河进行了治理,终于使海河旧貌换新颜。
建国初期,我们还相继对黄河、沂河、沭河、大清河、潮白河、珠江、汉江等易发灾害的河流进行了治理。据统计,在1950年至1952年3年中,国家用于以大江大河治理为主的水利建设的投资共约7亿元,占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的10%,对全国2.4万多公里的重要堤防进行了修整,3年内直接参加水利工程的人员有2000万人,完成土方17亿多。如此大规模的以大江大河治理为主的水利建设,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前河道失修的状态,基本上解除了我国人民几千年来所受洪水灾害的严重威胁,保证了大部地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全。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发展农业生产,毛主席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1950年12月,政务院专门制定了《兴办农田水利事业暂行规则草案》,为兴办农田水利作了具体规定。到了50年代前中期,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进行较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有了一定的条件基础。从1953年开始,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以农田灌溉为主要内容的小型水利建设。
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所写的按语中指出:“在合作化的基础之上,群众有很大的力量。几千年不能解决的普通的水灾、旱灾问题,可能在几年内获得解决。”全国从而掀起了一个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
据统计,1953年至1957年我国共扩大灌溉面积约21808万亩,而在1956年一年,就新增灌溉面积11870万亩。
在1958年5月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作为“农业的命脉”的农田水利建设,以人民公社为载体,因此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1958年8月29日,中央发出《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肯定了“蓄水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三主”农田水利建设方针,指出:“只要再苦战两冬两春,全国现有耕地,基本上完成水利化是完全可能的。”并按照这一目标下达了1959年农田水利建设的任务。
三年“”时期,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也超过了其后几十年中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建成了一批大中型的水库和众多的小型水利工程,扩大了农田的灌溉面积,提高了抵抗水、旱灾害的能力。这些水利设施,至今大多都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十年代,依靠农村集体力量,全国一共修建了84000多座大中小型水库,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灌溉、发电、拦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修建官厅水库,是治理永定河并进而治理海河的重要举措。对于永定河的根治工作,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水利委员会就提出了初步计划。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在《中财委1950年水利工作总结和1951年方针任务》中明白准确地提出:“河北水系以永定、潮白、大清河为重点,整理堤防,疏浚下游及入海海道。并积极勘测上游水库和研究水土保持,以策根治。”此后不久就制定出了根治永定河全流域的计划,其中修建官厅水库是最重要的工程。
官厅水库在洋河、桑干河、妫水河下游,对永定河全流域的控制意义最大,拦蓄洪水也最多。官厅水库工程于1951年10月开工,经过数万劳动人民的日夜努力,至1954年5月全部竣工。官厅水库竣工前夕,不仅亲自前往视察了工地,还特意题词:“庆祝官厅水库工程胜利完成。”
官厅水库建成后就发挥了巨大作用。1953年8月下旬,永定河发生有水文记载以来的第二次大洪水,官厅水库拦洪顺利成功,有效地防止了水灾的发生。
2、新安江水库,1955年始建,1960年建成。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千岛湖,是为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拦蓄新安江下游而成的人工湖。当新安江水电站水库水位在100米以上时,较大的岛屿有一千多个,因此得名千岛湖。
新安江水电站位于杭州市建德县境内,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自主设计、自制设备、自行建造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是新中国水利发电建设事业的第一块里程碑,是“长江三峡的试验田”,其地位、意义、作用都不容忽视和遗忘。
3、密云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湖,有“燕山明珠”之称。它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城北13公里处,燕山的群山丘陵之中,建成于1960年9月份。面积180平方公里,分为白河,潮河、内湖三个库区,平均水深30米。库容量40亿立方米,相当于67个十三陵水库或150个昆明湖。密云水库是首都北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饮用水源供应地。
密云水库从1951年即开始规划和勘测,1958年7月开工建设。来自河北省的密云、怀柔等28个县区共20.6万民工参加施工。其中密云区参建人数达5200余人。经过工程技术人员、民工和1万余名指战员的艰苦奋战,水库于1960年9月竣工。水库建成后,在防洪、灌溉、供应城市用水、发电及养鱼、旅游等多方面产生了巨大效益。
4、十三陵水库。1957年末,正值全国兴建水利工程的热潮。北京市昌平区向中央请求,想要在明年汛期来临之前(也就是半年内)修建成十三陵水库。按时间讲,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毛主席竟同意了这个大胆决定,并下令成立了“十三陵水库修建总指挥部”。1958年1月21日,十三陵水库真正开始修建。昌平区政府动员了八千多工人,还有两千多其它的建筑人员,共一万余人参战。看到工程进展难以达到预期,中央立即调动当地的参加水库建设,使修建人数一下子达到了十万人。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等和机关干部,也来到工地参加劳动。
附近地区的人民群众听说后,纷纷赶来帮忙。北京市也发出了参加义务劳动的号召,之后,各个地方的人们源源不断地赶来支援,有工人,有农民,还有学生、商人等各界人士。据统计,前后一共有40多万人加入到十三陵水库的建设中。
1958年6月30日,十三陵水库竣工,前后历时160个日夜。在那个没有大型机械的年代,短时间内建成了这样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可谓是史无前例的壮举。、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题字祝贺。
历经60年,十三陵水库的储水量已达到了8100万立方米,而且发展成了集防洪、发电、灌溉、养鱼、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更是成为了北京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5、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南濒长江、北连淮河,地处江苏省扬州市境内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水道交汇处,过去是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龙头,如今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被誉为“江淮明珠”。
江都水利枢纽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管理的大型泵站群,是亚洲顶级规模的泵站枢纽。主要由4座大型电力抽水站,12座大中型水闸,以及输变电工程、引排河道组成,具有调水、排涝、泄洪、通航、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功能。
江都抽水泵站由4座大型电力抽水泵站组成。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是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机电设施制造技术逐步的提升的基础上逐步建设成功的。一站兴建于1961年12月,竣工于1963年3月;二站于1963年7月开工,竣工于1964年8月;三站于1966年12月开工,竣工于1969年10月;四站于1973年11月开工,竣工于1977年3月。江都抽水泵站群建成,历时17年。该工程共安装大型立式轴流泵机组33台套,总装机容量为49800千瓦,总抽水能力为473立方米每秒。
1994年后,四座泵站先后进行了更新改造,使得江都抽水站在总装机台数不变的情况下,容量扩大到55800千瓦,在机组净扬程有所增加的情况下总抽水能力达到508.2立方米每秒。
建成50多年来,共抽江水北送1402亿排涝水393亿立方米,自流引江1205亿立方米,泄洪9539亿立方米,发电9930万度,为江苏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堪称江苏乃至全国治水的典范。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被评为“中国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2001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并入选“江苏最美水地标”。
6、中小型水利工程。在“”运动中,各地修建的主要起引水灌溉作用的河流、水渠、渡槽、桥涵、水闸、排灌站等中小型水利工程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重要灌溉渠道。
最著名的就是河南安阳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苦干实干,历时10年,从太行山山腰上开凿出的一条惊天地、泣鬼神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河南省林县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人相食5次。
由于林县境内没有充足的抗旱水源,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决定把山西境内水源丰富的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同意“引漳入林”。时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向全县人民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决定60年2月开工建设“引漳入林”工程。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县只有150亩耕地、300万元储备金、28名水利技术人员。以这样微薄的一县之力来修建这样一个宏大工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1960年3月7日,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意思是高举红旗前进。
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经过十年奋战,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的引水总干渠,终于在1965年4月5日建成通水。
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1969年7月,工程全面竣工,形成了分布全县各乡镇的渠道网络。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彻底改变了当地农田缺水的困境,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创造出了大片高产稳产的农田,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了151座渡槽,开凿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了人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1974年,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红旗渠》。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国家已将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久保护。2016年10月,红旗渠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7年1月,红旗渠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